厌学的内因
胡鑫宇自缢的外因、内因和自助解决方案

导致胡鑫宇自杀的因素,既有外因,也有内因。众所周知,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,那么,外因是如何通过内因起作用,导致胡同学自缢的呢?

内因心理学创始人管奎令研究发现,内因对外因处置不恰当,会起破坏性反作用,意向和实行无效,败事并事与愿违,就生养负面情绪。相反,内因对外因处置恰当,会起建设性正作用,意向和实行有效,成事并如愿以偿,便生养正面情感。当负面情绪生养并积累至,多于正面情感的比重之时,便会出现各种心理困扰,严重的通过抑郁症和各种神经症状反馈出来。

那么胡鑫宇自缢,分别有哪些内因?又有哪些外因?外因又是通过怎样的内因,起了破坏性反作用的呢?

 

导致胡鑫宇自缢的内因:

网络上有人认为,导致胡鑫宇自杀是厌学,也有人认为是患上了抑郁症,实际情况真的是这样吗?

厌学,即厌恶学习,是一种能力大于挑战,挑战难度太小之时,没有兴致再去从事它,所呈现出来的一种厌倦状态,显然,这不是胡鑫宇同学的实际情况。

胡鑫宇爱学习,想学习,只是其学习能力,与所在学校的教学方式和进度不适配,跟不上老师的讲课节奏,听不懂,其学习能力是小于挑战的,此时的情感,是害怕或恐惧情绪,而不是厌倦情绪。

抑郁症,主要的症状是情绪低落,它是怼忮情绪、丧失情绪和败挫情绪的集合体,它们生养得过多,超过了与之对应的纳容感、获得感和成就感的比重之时,反馈出来的一种低沉状态,并且需要情绪低落的时间长达两周左右,才能积累成抑郁症。

从网上获取的资料看,胡鑫宇主要是失眠,低自尊,在乎他尊和尊他,敏感,多虑,胡思乱想。这些现实性焦虑,即被眼前的困难,搞得束手无策,是他遭遇的心理困局。胡鑫宇同学的情绪有一定程度的低落,也有一定程度的无意义感觉,容易早醒,这三点是抑郁症的症状,但还没有叠加到抑郁症的程度。因此,导致胡鑫宇自杀的主因,也不是患上了抑郁症。

那么导致胡鑫宇自缢的主因,到底是什么呢?内因心理学创始人管奎令认为,是恐惧学习,即没有适应当下的学习要求,没有习得跨越当前学习困局的方法和能力,无法应对所在高中的学习要求带来的挑战。

其实,恐惧学习只是结果,原因则是做法无效应对学习要求低效,甚至起反作用,无法胜任学习挑战,不甘于落后,能力与要求不匹配,便形成阶段性学习困局和心理压力,一系列无效做法的幕后推手,则是性格漏洞,具体表现在:

一是性格漏洞导致做法或方法不对,南辕北辙,行为无效。听不懂老师讲课,跟不上老师的节奏,孩子并没有拿出来有效的办法,解决这个问题,而是佯装看书,来回避老师有可能对他的注意,误以为老师会批评他,这样做对于问题解决不仅不管用,还会起反作用,适得其反,重复地做了无用功,会让他很疲惫。

听不懂老师讲课,可以和老师说,让老师慢点,或者告诉老师哪里听不懂,让老师讲得更详细一些,不懂的,还可以课后请教老师和同学,显然,胡同学没有这方面的有效应对,究其原因,往小里说是没有养成虚心请教或不耻下问的习惯,往大里说是一个性格漏洞。这不是因为性格内向,内向的人一样可以养成好的学习习惯。

胡鑫宇上课无法集中注意力,主要是因为小意愿或小心思,得不到有效解决,形成各种负面情绪的淤积,数量和比重过大,占据了其大脑的空间,致使大脑没有容量和空余精力,再去接收学习本身的东西,无法将精力集中到听课上,或者说,胡鑫宇同学的情绪没有处理好,让他无法专注当下正在从事的事情,也就是无法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。在个人私欲与学习本身之间投注比例失衡,形成恶性循环,这是以欲忘道的表现,是性格漏洞之一,并通过无效的做法呈现出来,这不是性格内向的原因。

二是没有学会表达自己的意向和真实想法,也是性格漏洞。他向妈妈,同学和老师曾经表达出来自己遭遇的困难,但所有人都觉得这不是问题,这可能与胡鑫宇表达得不直接,不明确,不清晰,不准确有关。

显然,他与周围人的沟通是无效的,出现这种沟通障碍,可能与早年性格发育或培育不到位有一定关联,但主要源自个人因素,重点是养成怎样的意行模式。从网上相关资料中可以推测,胡鑫宇同学非常希望得到周围人的关注和关爱,但只停留在内心的空想中,缺少直接表达自己意愿的任何实际行动,总希望别人是自己肚子里的蛔虫,自己不说出来,别人也能够懂自己。

胡鑫宇的性格漏洞,不能简单地归因父母或早年教养方式有什么错,因为家长甚至整个社会对于这些专业性很强的东西,没有意识到是正常的。其做法无效更多的在于个人模仿和选择,所形成的意行模式,也就是性格,显然其性格存在着非常多的漏洞,一句话概括一下,就是以欲忘道悖势而争,是这种悖论的性格,导致了最终的悲剧

三是盲目横向比较,不懂得纵向比较,还是性格漏洞。看到多数同学,都比自己成绩好,比自己强,比自己优秀,自卑等负面情绪被生养出来,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,这是与他人横向比较的结果。

任何人都有自己的短板或不足,承认这些真实的存在,而不去回避或掩饰它们,便不至于恐惧,找到一两个点,勤奋并努力地发展和超越自己,每天都有进步就好,久而久之,便可发展起来,这是跟自己进行纵向比较的好处。

采用纵向比较取代横向比较,便是将自卑转化为自信的问题解决方案,胡鑫宇同学,显然没有学习并掌握这种方法,也就培养不起来解决自卑问题的能力。这不仅是胡鑫宇同学一个人,也是很多孩子,性格存有漏洞的表现。

四是过于谨小慎微,怕影响别人,依然是性格漏洞。入睡困难,和早醒,醒后再无法入睡,是焦虑和抑郁情绪导致的,不是自己刻意的,而胡鑫宇同学,怕影响室友,而不敢起床,这种做法会增加或加重原来的焦虑和抑郁情绪,形成进一步的恶性循环,不接受失眠,内心对峙,也会让入睡困难和早醒更加严重。

其实,在同一个寝室,有一些相互影响是正常的,是可以被理解的,显然,胡同学的谨小慎微,怕影响室友,不助于问题解决,也是性格漏洞的表现之一

五是过于爱面子,怕老师和室友的负面评价,更是性格漏洞。比如课堂上听不懂,却怕被老师发现,装作看书,在寝室里睡不着,也不愿意打扰室友,影响他人,还有即便想要跳楼自杀的时候,也在乎是否被别人发现,在乎自己的行为,是否给别人带来影响。这样便被内心的完美规则,捆住了手脚。

在多数人看来,这是善良,从内因心理学的角度,这是过度在乎他尊,和不恰当使用尊他的表现,把评判自己好坏的权利,交给了别人,捆住的是自己的手脚,作茧自缚,不利于问题解决,这不只是胡鑫宇同学一个人会存在这样的性格漏洞,很多孩子,甚至很多成年人,在这方面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。

之所以对他尊和尊他,使用不恰当,是因为过于看重形象和地位。不爱形象,爱修行,不爱地位,爱能力,或者说不爱面子,爱里子,便是问题解决的答案。形象、地位和面子,是别人的工作,修行、能力培养和里子,是自己的事情,前者不可行,后者才能行得通。如何掌握它们之间平衡的尺度,是一个艰难的挑战。

六是焦虑地位,没有去考量拿什么来立足,这是小人习惯。君子不患无位,患何以立,原本胡鑫宇在初中的时候,学习成绩相对不错,在同学和老师眼里,有很好的口碑和地位。

到了新环境,这一切都化为乌有,在新环境中,他感受到自己非常卑微,自卑就是自然而然的情况了,从高一开学至十月初,一两个月的时间内,胡鑫宇没有适应这一境遇(地位)的变迁。显然,此时胡同学变得更加焦虑自己的地位,没有去考量自己拿什么立足。

这说明,他初中时没有想那么多的时候,其模式是健康的,主要活在事情本身层面,这种做法类似君子,到了高中其模式切换至不健康的轨道上,此时主要活在了欲望层面,这种做法和小人很像。这说明,小人模式和君子模式是个人选择而来的,尽管可能是无意的,并不是刻意为之,它并非天性,而是习惯或习性,与父母和家教关系不大。成为君子或圣人,也许是每个人穷极一生,也未必能够抵达的修为境界,反之,任何人,尤其是孩子们,存有性格漏洞,也就在所难免了。

简而言之,性格漏洞导致胡鑫宇同学,出现阶段性环境适应障碍,通过目标不可行,控制无效,也不能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等做法,形成恶性循环,最终选择了自缢身亡。

总之,从内因的角度上看,无论是厌学,还是抑郁,抑或是恐学,都是结果,内因则是性格漏洞导致的做法无效。这是新环境适应障碍,是性格不适应,导致的症候群,可以简称环境适应症。上述种种问题,用胡鑫宇自己的话,加以概括,就是难以适应新环境。那么导致胡鑫宇自缢的外因有哪些呢?

 

导致胡鑫宇自杀的外因:

 

应试教育:

    成绩论英雄的应试教育背景下,胡鑫宇高中阶段成绩下滑,显然是导致胡同学负面情绪生成的外因之一。

目前国内采取的这种应试教育,是有很多弊端的,但就其相对公平程度,依然是最高的,没更好的教育方式,取而代之。

况且,改变教育环境,是整个社会或体制改革的事情,不是心理学工作者和心理求助者该干的工作,更不是胡鑫宇同学能做的事情。

 

学校和老师因素:

学校及老师,没有照顾到所有孩子的感受和心理变化,尤其没有关注到胡鑫宇不适应新环境,没能体查到孩子恐惧学习方面的情绪问题,不清楚该校,是否配备了心理老师?

学校监控系统,存在着一些疏漏,让其他同学,以及胡鑫宇有机会翻墙,逃离学校。

全封闭管理,并不人性化,是值得商榷的,但这不是致远中学一个学校的问题。

 

家长因素:

胡鑫宇的家长,不该将成绩不够理想的孩子,送到学习成绩都非常优异的致远中学,家长的做法,有攀比和拔苗助长嫌疑,假如送到成绩没有那么突出的普高,孩子的心理压力就不会有那么大,以胡鑫宇原有的适应能力,不至于在短期内,发生如此严重的情绪和认知困扰。

不适应学校新环境,孩子想回家,妈妈只是在电话中安抚,没有及时把孩子接回来,对孩子心理承受能力,即抗压能力的评估,显然出现了误差。妈妈的拒绝,堵死了孩子,活下去的最后希望,这是胡妈妈的问题或失误,怪不得其他人和社会。

 

家长和学校老师等外因,并非情绪管理方面的专业人士,这不是他们的错,没有及时带孩子,去看心理医生或心理咨询师,是他们的失误,而不是失职。胡鑫宇恐惧学习的情绪,没有得到有效的处理,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,导致孩子在困境面前,无能为力,是各方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,主因是胡同学自身性格漏洞。

这里需要强调的是,这并非完全是家长和老师的错,也许错在目前整个社会尚未觉知。当前社会,对孩子心理建设,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,最终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方面的问题,以及问题的严重性,也不知晓此种情况,需要带孩子,去寻求心理学专业人士的帮助。

 

综上,导致胡鑫宇自缢的责任,首先是孩子自己适应新学习环境带来挑战的能力,相对甚至绝对不足,使自己陷入无法自救的困境之中,这是内因,是主要原因;其次是家长忽略了孩子的情绪变化,或没有平抚孩子恐惧学习情绪能力的情况下,没有带他去寻求心理专业人士的帮助,这是外因;再次就是老师、学校和当前应试教育方面的一些漏洞和不足,以结果论英雄,不仅让胡鑫宇同学,也让很多对学业不那么敏感的孩子们心态失衡,这需要引起社会的重视,这也是外因。无论何种外因,都是次要原因。

也许这是整个社会,永远无法解决的难题,没有一个环境,能够满足所有孩子,各个方面的细小心理需求。不以成绩和应试,而是以各方面综合能力,最好以积极乐观的个性,或者说,以智商、情商,尤其是人格商的培育,来评判孩子的成长,或许才是更适合孩子健康成长,有利长远发展的衡量标准。

总之,家长、老师、学校和教育模式等外因,内化成为胡同学对自己的要求,通过本人对所有要求处置无效的内因,起了破坏性反作用,在困境中无法自救,看不到出路,一叶障目,不见泰山,最终选择自缢,这便是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的基本哲学原理,在胡鑫宇同学走向自杀过程中的呈现形式。

因此,内因心理学创始人管奎令的结论是,胡鑫宇同学自缢,不是厌恶学习,也不是抑郁症,而是恐惧学习,即恐学症,也就是不适应新的学习要求,带来的情绪和认知等心理上的症候群,简称环境适应症,这些心理不良结果性症候群或环境适应症,又反过来导致了胡同学的自缢行为,而不良结果性症候群或环境适应症,则源自性格漏洞导致的做法无效,也就是说,方法解决不好遭遇的情况,能力达不到目标的要求。

 

1665972763560859.jpg


面临新环境,孩子的自助解决方案:

    在无法改变环境因素的前提下,每个孩子,面对新环境,不适应,进行自我调适,可能会不知道从哪着手,在此管奎令老师提供以下四个管用的方法。

一是接受新环境,并非新环境不好,是自己还不习惯。其实,任何人,到新环境不适应,都是正常的,即使老虎离开了森林,到了平原,也会出现被狗欺负的情形,改变自己,不去改变环境,才是问题解决的正道。

物竞天择,适者生存,不愿意调整和改变自己,去指责环境有什么错,是很多孩子无法快速适应新环境的主要原因,这是一个态度问题,转变态度是一个好的开始。

二是调适自己的知行模式,适应环境。不断修正过往的旧看法,用新眼光看待新环境,不断调适自己的旧做法,入乡随俗是每个人都要做的改变。世界在变,即便是同一所学校也在不断地变,况且是不同的学校呢?

不用对错的方式,要求新环境和新同学,改变并不难,不戴有色眼镜,不带有自己的利益倾向性,就没有对与错了,不用对错看待人和事,只有利益和方法的不同,便可以接纳、喜欢并快速适应新环境,这是一种方法论,对孩子进行自我心理调适很管用。

三是把自己放在后面,欣赏他人的优秀,参与和历练比,优秀与否重要。在原来学校拔尖的孩子,到新环境面对比自己优秀的同学,嫉妒在所难免。不和比自己更优秀的同学,进行盲目比较,甚至可以把优秀的同学多,当成好事,因为他们都可以成为自己模仿和学习的对象,和优秀的人在一起,自己才能变得更优秀。

把身边的同学当成竞争对手,是很多孩子的误区,其实真正的竞争对手是自己,况且,自己高考的竞争对手,并不在全班,而是全省,这样同利一下子秒变同欲,同利则敌,同欲则趋,由相互排斥变成相互吸引,这样便可以一起进步,这种改变,就能化解对同学的敌意,变得与环境兼容。

等到走出校门之后,步入社会,回首的时候,我们才会发现,所有的竞争和妒嫉,都是那么无足轻重,那段经历,才是人生最大的财富。

四是把自己放在外面,不把自己放在中心或焦点位置。其实,如果不是自己太把自己当成焦点,原本自己并没有那么重要,放下自己是谁等心理诉求,返回并专注钻研学习本身的门道,找到窍门,便可解决问题,提升学习兴趣和能力,提取行为成就,积累有用的感觉,成绩上来,便是水到渠成的事情,这样的良性循环便可以培育学习自信心,自信起来,有助于从当前甚至所有的困境中走出来,这是一条以道制欲的路径。

具体到胡同学和其他学生身上,只在乎把不懂的弄懂,不熟练的搞熟练等过程因素,不在乎成绩高低等结果性因素,走向优秀,也只是时间问题了,瓜熟的时候,才能够蒂落。

 

将以上四点执行下去,形成一种习惯,渐渐地,在学习上,便可培育起来,以道制欲顺势而为的积极乐观性格,从而取代以欲忘道悖势而争的消极悲观性格,这便是管奎令老师和内因心理学,给胡鑫宇同学和其他学生们,解决厌恶和恐惧学习,以及新环境适应上的总体路径。因为,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的差异性,在此,尚不能给出实操上的解决方案。

 

在咱们内因心理学临床上,每到秋季开学不久,都会有很多初一和高一的孩子,也会有很多新转学的孩子,因无法适应新学习环境,前来寻求心理帮助。

与他们的幸运不同的是,胡鑫宇的老师和家长,没有帮助他做出类似的选择,这是胡鑫宇同学的不幸。

其实,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,整个社会对心理建设上的认知,没有跟上孩子心理发展的需求节奏,这种不同步,也是社会进步过程中的常态。孩子的心理建设,还处在正常发育的萌芽阶段,积极乐观性格建构,更是鲜有人触及。

希望胡鑫宇的自缢事件,能够警醒家长、老师、社会和即将为人父母的年轻人,都能重视积极乐观性格建构,以及由此导致的心理健康问题。

作者内因心理学创始人管奎令,在此非常感谢您能够有耐心详细阅读完全文,阅读三遍以上,才能真正领会其真谛,希望对专业人士,老师,家长以及孩子们有用。谢谢

 

 


网站推广:万维商机网